无需开刀,超声波能量精准“隔山打瘤”;不累及全身,介入手段“靶向打击”肿瘤病灶;不必大开切口,单臂单孔机器人手术以毫米级的精度操作,让患者伤口更小、恢复更快……
\n今年以来,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在医疗技术创新领域持续发力,58项前沿医疗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,不仅填补了医院乃至全国多项技术空白,更凭借显著的治疗效果和舒适的就医体验,为万千市民筑牢健康防线,成为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。
\n隔空施术,“微无创”治疗谱新章
\n“当时,我们夫妻俩正准备要孩子,没想到一纸子宫平滑肌瘤的诊断书打乱了计划,还好现在新的治疗技术副作用小、恢复快,术后半年就能继续备孕。”说起这段经历,32岁的冉女士语气已平淡了很多。
\n冉女士口中的“神奇疗法”,正是医院今年全新开展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,即广为人知的“海扶刀”。
\n开展“海扶刀”技术治疗/图源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
\n不同于传统外科手术冰冷的手术刀,这项能“隔空施术”的技术巧妙利用超声波独特的聚焦穿透能力,如同放大镜聚焦阳光一样,将体外低能量的超声波精准汇聚到体内的肌瘤上,瞬间产生高达60-100℃的高温,让病灶组织凝固坏死,而周围健康组织几乎不受影响。
\n“时间短、痛苦小、恢复快。”医院妇科副主任黄明钜精准概括了它的优势,相比传统外科手术,这种“微无创”的革新,为像冉女士这样有生育需求的女性,缩短了等待备孕的时间窗口,使其在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\n如今在家调养的冉女士,已经开始期待着下一段幸福旅程:“等身体养好了,我就开始继续备孕计划,相信很快就能迎来属于我们的小天使!”
\n在为广大女性患者带来新的选择和希望的同时,该技术还广泛应用于肝癌、骨肿瘤、胰腺癌等实体良恶性肿瘤治疗,甚至对过敏性鼻炎也展现出良好疗效。
\n为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,医院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,组建起涵盖妇瘤、乳腺、肝胰肿瘤、实体瘤、骨与软组织肿瘤、泌尿肿瘤、过敏性鼻炎等9大专业组的聚焦超声医学中心,以“微无创”理念,为更多患者描绘康复新图景。
\n“百花齐放”,新技术点亮生命之光
\n在医院新技术、新项目的“百花齐放”中,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只是其中的绚烂一隅。
\n今年1月,医院血液科成功开展了CAR-T(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)疗法。该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患者T细胞,大量扩增CAR-T细胞后回输患者体内,突破传统化疗耐药的限制,使其精准杀伤肿瘤细胞,且一次性治疗可能带来持久缓解,为复发/难治性淋巴瘤、多发性骨髓瘤及白血病患者提供治愈新希望。
\n今年3月,全球首台单臂单孔机器人在医院完成首次临床应用,成功精准切除直肠肿瘤,术中出血仅20毫升,术后50分钟即可清醒,标志着医院在微创外科领域迈向新的里程碑。
\n为造福更多患者,医院在铁峰山院区打造辐射全国的手术机器人培训基地,并同步落地全球首批单孔手术机器人远程GCP项目,通过医、教、研同向发力,加快推动技术普及与人才孵化。
\n成功开展全球首例国产单臂单孔机器人手术/图源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
\n今年4月,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合作,成功开展全球首例肝癌介入隔离治疗技术,通过特制的灌注系统构建独立循环,实现肿瘤的精准大剂量化疗灌注,在全身器官不受累的同时充分杀死肿瘤细胞。通过两阶段治疗,患者肿瘤指标显著改善,恶性肿瘤基本失去活性,肝功能及营养状况指标也接近正常水平。
\n其“精准爆破,全身无忧”的优势,在胰腺肿瘤、肾肿瘤、断肢再植等单一血供来源的肿瘤或创伤治疗方面,同样展现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\n开展全球首例肝癌介入隔离治疗技术/图源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
\n4月上旬,医院心血管外科成功开展腔镜辅助下微创不停跳冠脉搭桥术,相比于传统手术,该技术能有效避免创伤,不破坏胸骨完整性,出血少,术后恢复时间短,减少了纵膈感染的风险,且无需体外循环,避免了心脏停跳导致的心肌缺血。
\n微创不停跳冠脉搭桥术/图源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
\n今年5月,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了重庆市首例在Brainlab脊柱导航系统辅助下的寰枢椎(C1-C2)切开复位内固定术,该手术通过光结构和三维实时影像导航技术,实现了高难度上颈椎手术的“亚毫米级”精准操作,为复杂脊柱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安全、高效的治疗方案。
\n从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到器官介入隔离治疗术、单臂单孔机器人手术……今年来,医院开展各类新技术新项目共计58项,备案开展37项,一项项前沿技术从创新设想变为临床实践,为无数患者点亮了生命之光。
\n“为打破新技术应用的‘最后一公里’,医院全面完善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机制,彻底打破以往‘一年两报’的时间桎梏。”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汤晓颖介绍,如今,临床科室一旦有创新诊疗方案或设备应用构想,即可通过绿色通道随时申报,确保优质项目从申报到临床应用的时间大幅缩短,让患者能够及时受益。
\n为让前沿技术真正惠及患者,医院创新性设立新技术支撑资金池,鼓励颠覆性、创新性新技术的开展,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提供费用补助,既推动高精尖技术发展,又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。同时,积极选派医生进修,学习前沿技术,让人才梯队建设成为技术创新的“强引擎”。
\n从1到58,不仅是数字的变化,更是医院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。接下来,医院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,以患者需求为导向,不断探索医疗技术新边界,提升医疗服务水平,为区域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,持续守护百姓健康防线。(资讯)
\n(文/周力巨)
\n原标题:创新为擎:三峡医院58项前沿技术“孵化”区域医疗新样本
盈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