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
旧址生新机,场馆聚人潮
自开馆便吸引了
众多市民观众欣然前往
若你尚未一探究竟
不妨跟随这篇推文一起转转
△图源 | 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
走进这个既承载着城市悠悠岁月,更展现出长春独特魅力的博物馆,跨越时空的长春故事,就此开启……
展开剩余85%多维展陈 诉说岁月风华
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
这里仿若一条时光隧道,多维的展陈方式将长春的历史画卷缓缓铺开。其中,《长春时间:长春日报记录下的当代长春》《城市之光——先生北上》两大展区成为焦点。
△本组图源 | 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
在《长春时间:长春日报记录下的当代长春》展区,2万余期从1949年至今的《长春日报》精选版面,宛如一部鲜活的城市发展史,泛黄的报纸带着时光的记忆,将长春重要历史节点一一呈现。
△图源 | 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
在一份1988年的报纸前,75岁退休教师马忠军感慨万千地说:“这些老报纸太珍贵了,它们用最直观的方式保存着城市的记忆。看着这些报道,当年长春解放纪念碑揭幕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,满满的都是回忆啊!”
△图源 | 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
《城市之光——先生北上》展区吸引了众多年轻人。该展区通过大量珍贵史料,生动展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支援长春建设的知识分子群体。
这段历史对我们来说太有意义了,先生们怀着满腔热忱投身长春建设,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名年轻人深入学习。
——吉林大学学生陈睿
△图源 | 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
除了两大热门展区,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还以长春日报社旧址为载体,实现A、B、C三区功能联动和“一馆三厅”创新布局,构建起立体的城市历史文化解码体系。
△本组图源 | 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
从微观的技艺展示到宏观的文明对话,从报纸中记录的点滴岁月到历史建筑承载的厚重记忆,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以“一条街、一座城、一群人”的思路,让长春的历史肌理在多维展陈中愈发清晰。
贴心服务 温暖文化之旅
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
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采用高效运转的公共服务体系,全天分时段的公益免费讲解服务、人工智能讲解机租赁处、休息区、咨询服务台、无障碍通道、无障碍卫生间、母婴室等,为参观者带来贴心、舒适的文化体验和服务,赢得了多方点赞。
四川游客 赵楠
讲解特别精彩,她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,将长春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,让每一件展品都“活”了起来,也让我对长春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令我收获满满。
参观的市民 刘艳丽
导览器操作很简单,讲解内容特别翔实。还有如此贴心的服务,拉近了我们参观者与博物馆的距离,让文化体验更具温度。
参观者 魏国民
这不仅承载着长春的百年历史,诸多便民设施的布置也将文明、开放、包容的长春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市民 赵逸群
在这里,我们看到了长春的过去,也感受到城市的未来。这座博物馆就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我们了解长春、热爱长春的大门,也让我们对这里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期待。
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开放,不仅是城市新增的一处重要的文化地标,更通过对长春历史文化的系统梳理与传承,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高品质的文化服务空间 。
导航位置:
运营时间:09:00-20:00(场馆延时开放中)
(闭馆前一小时停止预约和检票)
预约方式:“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”
发布于:北京市盈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