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邓小平在关心和指示下,许多曾受冤枉的老同志得到了平反,其中便包括杨尚昆同志。此前,杨尚昆的妻子李伯钊已先回到北京,紧接着,杨尚昆也被接回北京,并进入医院进行身体检查。恢复名誉后的杨尚昆,受到了党中央的重视,胡耀邦亲自上门询问他对工作安排的看法。杨尚昆听后,毫不犹豫地回答道:“顾全大局,服从分配。”
不久后,杨尚昆被任命为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、广东省副省长。当时,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及省长是习仲勋同志。得知自己有了新职位,杨尚昆欣喜万分,立即收拾行李准备启程。然而,邓小平却特意拦住了他,叮嘱道:“你先不要急着走,先把中央班子重新组建好,做好安排再走。”于是,杨尚昆暂时留在了北京,协助整顿中央办公厅,清除了许多人。完成这一任务后,1978年底,杨尚昆终于告别邓小平,前往广东。
展开剩余79%到达广东后,杨尚昆积极配合习仲勋,推动了广东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快速发展。为了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复杂问题,习仲勋和杨尚昆一致决定从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入手,调动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,为广东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。1979年4月,习仲勋代表广东省委向党中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请求:“要求中央给予广东特殊政策,让广东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。”这一提议立即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。
邓小平经过多次反思后表示:“我们可以割出一块地方,单独进行管理,吸引外商投资,名叫特区。中央可以给予一些政策,你们自己去做,开辟一条新的道路。”获得中共中央认同后,杨尚昆迅速行动,带领广东人民探索经济特区的道路。为了确定广州的建设方向,杨尚昆主持召开了广州市委常委扩大会议。经过反复讨论,最终确定了广东改革事业初步发展的蓝图:“以轻工业为主,协调发展原材料工业、支农工业,科学文化、对外贸易和旅游事业,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城市。”
在领导广东实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,杨尚昆遇到了诸多挑战,但凭借他的智慧和丰富经验,他成功解决了这些难题,并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高度赞扬和肯定。1981年,杨尚昆返回北京,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。尽管回到北京后,他依然密切关注广东的改革进程,尤其是经济特区的发展,为邓小平推动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提供了积极支持。
从1982年到1984年,杨尚昆三次前往广东各地视察,了解改革实施情况,其中两次是陪同邓小平一起。通过这些视察,杨尚昆为党中央提供了关于经济特区建设的第一手资料,这为中共中央后续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。随着多个经济特区的成功运作,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扩大沿海经济开发区。杨尚昆不仅继续前往一线考察,还出席了经济特区的庆祝大会,向外界宣示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,并极大鼓舞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信心。
在新时期,杨尚昆始终是我国经济特区建设的坚定推动者,同时也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重要支持者和传播者。除了关注经济建设,杨尚昆还肩负起了军队建设的重担。邓小平在他上任前曾特别叮嘱:“要多做调查研究,把军队建设理顺,拟定出一系列制度;同时要设想,五年内把军队建设成什么样子,之后的工作怎么办。”
为了落实这一任务,杨尚昆与军委其他常委一起,昼夜研究和讨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。最终,他提出了“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”,并强调:“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核心,提升战斗力;要重视海洋问题,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,加强对海岛和海岸线的实际控制,以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。”
在推进军队整编工作时,杨尚昆做了大量的工作,组织合并大军区,调整军事院校等。同时,根据邓小平裁军100万的决定,1985年,杨尚昆成功完成了这一任务。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,杨尚昆与邓小平继续并肩作战,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1992年,为响应邓小平提出的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号召,杨尚昆主动从国家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。同年,邓小平在88岁高龄时,不顾劝阻执意“南巡”,而84岁的杨尚昆也陪同前往。在多个重要场合,邓小平和杨尚昆始终形影不离,两家人保持着深厚的情谊。
1992年1月22日,邓小平与杨尚昆携家人一同前往深圳仙湖植物园,欣赏了众多珍稀植物。两家人欢声笑语,随后还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种下了树苗。10月12日至18日,中共十四大在北京举行,杨尚昆因抵达较晚,未能与邓小平交流,但邓小平特意通过女儿毛毛转告杨尚昆:“要想得开些。” 杨尚昆听后,立即答道:“我有啥子想不开的嘛。”
邓小平与杨尚昆深厚的友情贯穿了他们的工作与生活。1997年2月19日,邓小平在北京去世,享年93岁。当时,杨尚昆正在海南岛与家人团聚,得知消息后,立即决定返回北京。尽管飞机因技术问题无法起飞,杨尚昆依旧坚决要求:“今天必须修好,明天飞。”
在邓小平的追悼会上,杨尚昆站在队伍最前方,直挺挺地站着,以军人的姿态送别这位伟大的领导人。回到家后,杨尚昆对家人说:“要像怀念毛主席那样永远怀念邓小平。”
1998年9月14日,杨尚昆去世,享年88岁。在他的追悼会上,卓琳亲自前来,静静地坐在灵堂中,深深缅怀这位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生的伟大人物。
——本文完——
发布于:天津市盈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